100%

【台灣文獻叢刊·第304種】寄鹤斋选集

台灣文獻叢刊

  【第 304 種】

  寄鶴齋選集

  .作者:洪棄生

  .原書頁數: 0444 頁

  ●書籍簡介

  第三○四種「寄鶴齋選集」

  本書(三冊四四四面二六六、四○○字)不分卷,次為文選、詩選及專著三編;洪棄生撰。棄生里居、略歷及其著作,已略見第五九種「瀛海偕亡記」篇。因其著作每冠「寄鶴齋」名,「選集」命題以此(有「寄鶴齋賦」存「文選」中)。「文選」包括古文、駢文、書札、詩話,分別取自各本集。「詩選」包括詩(分上、中、下三目)、詞,另附「八州詩草」;亦分別選自各集。作者自撰「寄鶴齋詩曫小引」云:『愚裒詩始弱冠,迄於今閱三十一寒暑,都四集:曰「乙未以前謔蹻集」,凡八卷;曰「乙未以後披晞集」,凡八卷;曰「枯爛集」,凡九卷;曰「蕈菌集」,卷性未定』。此引作為民國六年正月,可知前三集巳於彼時編定。但就其家藏遺稿所見「謔蹻」、「披晞」兩集,各僅七卷;第三集雖足九卷,各卷首祇見「寄鶴齋」三字,未題集名、卷次。究其三集撰作時間,「謔蹻集」約自清光緒十二年(著者弱冠之歲)至二十一年(乙未)間:「披晞集」自光緒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下與「枯爛集」相接),「枯爛集」(即前稱第三集」)自光緒三十二年至民國五年(前有「四十初度感賦」、末存「五十感傷四首」)。而前一集與後二集間以乙未臺灣淪陷於日本為界限,具有「劃時代」意義。此三集各以十年為一段落,亦即分占著者二十、三十、四十歲各年代。所選依三集原序分編上、中、下三目,足可顯示其「詩史」價值。至於卷帙未定之「蕈菌集」,顯係當年預定未來所作之稱;今未見稿本。惟所存另有「壯海遺集」及少數零星遺稿,則未加選錄(「壯悔餘集」一名「香籢詩」,「文選」中有「香籢集自敘」)。至民國十一年大陸之遊所著「寄鶴齋八州詩草」,詩格為之一變,僅選附若干首而已。詞選四闋,略備一格。蓋不論文與詩,所選旨在用存臺灣史事與史蹟,並對民生疾苦之作尤三致意。「專著」包括「中西戰紀」、「中東戰紀」兩種:前一種分上、下兩卷,記光緒甲申(十年)中、法之戰;後一種不分卷,記甲午(二十年)中、日之戰。此兩戰役,對臺灣均有深遠之影響。

  ●序號   篇名

  1弁言(一)

  2弁言(二)

  3原著序跋

  4寄鶴齋文矕序

  5寄鶴齋文矕序

  6寄鶴齋詩序

  7寄鶴齋集序

  8寄鶴齋詩矕小引

  9寄鶴齋詩矕自跋

  10寄鶴齋選集目錄

  11文選(一)

  12古文

  13鄭成功論

  14瓦窯村讀書記(丙戌葭月初五作)

  15彰化興利除弊問對(丙戌葭月彰化觀風,中浣作)

  16上臬憲雪民冤狀(戊子葭月晦作)

  17書李翁事

  18彰化丈田記(庚寅梅月望日作)

  19臺灣催科記(庚寅梅月十四夜作)

  20洪烈女傳

  21洪烈女傳後記

  22林烈婦施氏傳

  23林烈婦傳後記

  24先考孝恭公墓志銘

  25先考孝恭公墓志銘

  26哭寡姊文

  27祭張汝南兄文

  28問彰化民情強悍動輒聚眾搶掠應以何法治之策

  29問民間疾苦對

  30撫番策

  31防海論

  32籌海議

  33先妣張氏墓志銘

  34誥封安人晉封恭人許母黃恭人墓志

  35代友答日儒問清官、日官利害

  36中外古今變故書述視日儒

  37歐折入亞說

  38病中責鬼檄

  39擬鬼答檄文

  40跋魏子默深書後

  41跋林文忠公事後

  42跋林文忠公「禁洋藥疏」後

  43自跋「船政論」後

  44如此江山樓詩序

  45修濬龍目井記

  46鹿港乘桴記

  47遊珠潭記

  48重修鹿港文武廟暨書院碑記

  49贈甬東太虛上人序

  50遊關嶺記

  51杜友紹畫梅小引

  52李氏半園記

  53文選(二)

  54駢文

  55鄭成功論

  56送許大兄存業自臺灣歸溫陵序

  57公憤酷吏某令詳文

  58澎湖賦

  59募浚鹿港溪啟

  60寄鶴齋賦

  61小樓賦

  62九十九峰賦

  63西螺柑賦

  64西螺柑賦(二)

  65臺灣哀詞

  66五指山銘

  67擬葺修鹿港書院及文廟記

  68遊珠潭記

  69遊淡水記

  70紀遊滬尾

  71紀遊雞籠

  72自跋「雞籠紀遊」後

  73跋少作「鹿港溪啟」後

  74遊關嶺溫泉記

  75關嶺歸途瑣記

  76寄傲吟杜詩序

  77香籢集自敘

  78施梅樵詩序

  79楊子玉夷村舊墅新宅序

  80輓德化羅榖臣太尊文

  81代公弔陳翁雨村文

  82吊張密卿文

  83儒生張汝南哀詞

  84林烈婦楊氏誄

  85施文學玉銓君墓碣

  86施節母陳穆貞孺人墓志銘

  87文選(三)

  88書札

  89報張子汝南書

  90與張子汝南書

  91謝汝南見訪並及汝東書

  92閱「鈞天樂」小柬

  93代莊茂才答周老師

  94答家明標問鄉榜

  95與蔡壽石乞題照影書

  96話制藝,示及門

  97話詩體裁,示及門

  98與李孝廉石鶴(清琦)書

  99代南北投諸紳士與邱仙根山長書

  100與呂汝玉書

  101與邱仙根進士書

  102辭通志□□局與友人李雅歆君書

  103與悅秋先生書

  104借「長生殿」小簡

  105還「長生殿」柬

  106還「長生殿」傳奇,又借他本

  107付「鈞天樂」與陳墨君書

  108論「鈞天樂」,與陳墨君書

  109與阿宗及門

  110與施子芹小柬

  111與悅秋先生書

  112再與悅秋翁書

  113復家韞岩孝廉書

  114再與家韞岩書

  115致「陸操新義」、「約章纂要」於悅翁

  116與李雅歆君書

  117乞梁鈍菴先生書「猛虎行」柬

  118與蔡某書

  119與林幼春書

  120與林幼春書

  121答林幼春談近事書

  122與家煇石孝廉書

  123再與家煇石孝廉

  124與家其昌書

  125與陳某書

  126答報社書

  127與林君

  128與及門傅重輝書

  129與家韞岩孝廉書

  130與邱菽園

  131三約詩會不果赴,戲與峻堂

  132代施某呈「觀會日記」小啟

  133與王箴君

  134與王則澍

  135文選(四)

  136詩話

  137詩選(一)

  138詩(上)

  139五言古體

  140鹿溪行

  141旅思二首

  142短歌行

  143猛虎行

  144旅地寒風感懷

  145過大甲溪日暮口號(五、七言)

  146過通霄路偶眺

  147老衢崎

  148紅山崎

  149中瀝早路

  150門丁謠

  151紀災行

  152林烈婦行

  153雜懷詩三十首(存十五首選二)

  154雜感五首(選一)

  155到北投寄兄

  156雜詩二首

  157遊俠篇,贈林君拱西

  158客處見月有懷

  159秋詠十二首(存六首選二)

  160書堂聽讀

  161向林十郎峻堂乞酒

  162鹿港卡

  163汛地兵

  164茶肆女

  165海上遇風即事

  166福清路過鄭介公故里

  167答李石鶴(清琦)孝廉書,並送北行

  168七言古體

  169蒿目行

  170滬尾曉望

  171催科役

  172賣兒翁

  173海關吏

  174綠林豪

  175九十九峰歌

  176行路難

  177乞酒後再借書,與林十郎

  178國姓濤歌

  179溪邊田

  180海邊耕

  181鐵車路

  182機器局

  183銀

  184西洋燈

  185題海外蓬萊圖

  186述事,與乃營書後

  187寄澎湖許芬四首

  188打鹿行

  189崇武觀漁歌

  190五言今體

  191羅山寄張茂才汝南

  192登樓即事

  193秋望有悼,為汝南作

  194渡海過犬山

  195七言今體

  196八卦亭偶望

  197撥悶四首(選一)

  198場中題壁八首(選一)

  199秋日登臨偶興二首(選一)

  200遇李石鶴孝廉(是年北上,捷入翰林)賦贈二首

  201詩選(二)

  202詩(中)

  203五言古體

  204臺灣土匪紀事

  205臺灣官府紀事

  206潰兵棄地紀事

  207叛將獻船紀事

  208臺灣淪陷紀哀

  209洋兵行

  210聞斗六一帶被毀有感

  211老婦哀

  212冬至日家祭有感

  213詠懷四首(選二)

  214弔鄭延平

  215懷藍襄毅

  216招隱六章(選三)

  217檢疫嘆

  218猛虎行二章

  219望蓬萊山有悼

  220書後柬張汝東

  221暴雨險漲紀事

  222送梁子嘉先生歸粵長歌

  223再送梁子嘉先生三首

  224雨後述事

  225有所思,效玉臺體十首(選一)

  226在阿罩霧同林十偶眺

  227哀鴻篇五首

  228王君友竹索題簡端

  229陳生匄題琴硯圖

  230座上賦贈林十

  231題施梅樵祖母像

  232七言古體

  233澎湖失守紀事

  234停戰遣使紀事

  235割地議和記事

  236外國保護紀事

  237追述去冬時事

  238綠林行

  239洋關行

  240公醫行

  241公娼行

  242清潔行

  243聞客述施孝廉仁思雙妾殉節事有感

  244詩函報林十,適又渡海,歌以寄之

  245哀羅山

  246哀苗山

  247釣龍臺歌,和梁先生子嘉

  248叩閽辭

  249中秋暴風紀事

  250斗米嘆

  251估客行

  252答林幼春並懷林十及梁鈍菴

  253吊梁鈍菴(子嘉)

  254留聲器

  255幼春邀過罩霧,喜晤其叔林十

  256寫山谷詩;幼春有贈,即次其韻

  257戒煙長歌

  258題邱菽園「星洲選詩圖」

  259有感放歌二首

  260賦贈丁茂才錫勳從內兄

  261寄贈施悅秋先生(菼)長歌

  262聞東西戰事感賦

  263春寒,林仲偕從弟過鹿,酒中述遊跡並庚子在京時事;歌以寄之

  264弔從內兄丁錫勳茂才

  265村家夏日即事

  266倏忽寒暑,壯士遲暮,感憤身世,賦之

  267感憤時事,再賦

  268五言今體

  269口號,代酬日儒白井氏韻六首

  270感梅

  271故壘

  272海上

  273憑弔

  274望海

  275歸烏

  276鹿溪

  277感事

  278食烏魚五十二韻(丁酉作)

  279答梁先生子嘉二首

  280冬日感事四首

  281聞日□軍隊搜山感賦

  282聞難民逃居山內感賦

  283內山即事二首

  284七言今體

  285臺灣哀詞四首

  286感事,寄楊廣文鴻圖翁三首

  287寄別,疊梅樵韻

  288感事和韻

  289感詠

  290寄友人楊倬卿(名雲章),時避地在廈門

  291即事

  292兵火之後,舊時街衢但存瓦礫,感賦

  293感懷十二首(選二)

  294和苗栗詩後有感

  295自聞汝東凶耗,懷人感事,日覺傷心;再作二首

  296和蔡君念淙因夢見憶二首

  297再送梁子嘉先生二首

  298書事和韻二首(選一)

  299報家韞岩孝廉信,並謝見贈蘇紫筆、眼鏡帒二首

  300感望四首(選二)

  301登樓有悵二首(選一)

  302林十自吳淞歸,寄問江東名勝二十二首(選一)

  303次林十韻,吊梁鈍菴

  304次韻答悅秋先生游臺見贈(二首選一)

  305志別四首,送悅秋先生歸唐(臺灣呼內地曰唐山)(選一)

  306到霧山與峻堂話舊

  307詩選(三)

  308詩(下)

  309五言古體

  310無聊自敘五首

  311喜施梅樵見過三首(選一)

  312賦贈林十

  313過秀水村視禾田感賦四首(選一)

  314田畝歎四首

  315賦梅

  316詠枬木

  317詠蔗糖

  318風暴晚稻四首(選一)

  319歲暮不憀,忽得李二(雅歆)垂危之信

  320觸目感詠

  321大掃除

  322大討伐

  323愴懷身世感賦

  324避暑感詠

  325登臨感作

  326謝先為生壙來徵詩,為題四作

  327再題謝君生壙詩後

  328援道殍志感

  329夜雨,讀國朝人詩

  330有同姓黌士,率先斷髮洋裝者;以其畫蘭冊來徵題,姑為賦此

  331傷三兒彌月殤

  332答陳六因夢寄詩

  333喜次兒十二歲能詩兼畫

  334生四庶男志喜作

  335書次兒槱十四歲所作山水畫

  336大風述事五十韻

  337田野

  338感懷,寄鄭毓臣閩中

  339囚人哀

  340役夫嘆

  341暴風悲   

  342洪潦怨

  343飲酒感詠

  344見槱兒畫蘭感題

  345將遊珠潭路上即事二首

  346七言古體

  347四十初度感賦

  348閒居遣懷放歌二首(選一)

  349風雨感事

  350欲闢荒榛感作

  351登望,不勝今昔興衰之感;慨焉賊之

  352自賦

  353地震行

  354後地震行

  355入市書所見

  356望張汝南故居感賦

  357遣意漫賦

  358遣意再賦

  359吸煙戲詠

  360悼林乃營並及諸亡友

  361荒城秋望

  362憶昔日航海感賦

  363與金陵士人話所過山水

  364閒居書事兼述懷

  365送客歸浙

  366聞人話北部警事感作

  367題近人所作「桃源問答遊敘文」後

  368後銅雀瓦硯歌

  369看山寫懷

  370近年薄置田畝,擬待拙著集成,變鬻以供剞劂。特恐所作不值一文,不免詅癡符之誚也。詩以誌之

  371生壙詩歌第八,即以為跋,並靳謝老

  372米賤感賦

  373次韻梁任甫與林家詩

  374書次兒■〈艹槱〉十四歲所作史論後

  375過彰化廢公園感賦

  376有感書臆

  377役夫行

  378剿番行

  379題次兒槱詩文卷

  380乙卯重午

  381痛斷髮

  382蓄髮詩

  383五言今體

  384島上本事四首

  385登臨感賦二首

  386山後即事二首

  387島上

  388海上

  389劇新百一詩

  390島詠二首

  391內山

  392又內山

  393大墩即事

  394柬梅樵三首

  395港口望帆船

  396送客上海三首

  397番山近事四首

  398風空嶺即景

  399大墩公園雜詠十二首(選七)

  400七言今體

  401送李君雅歆觀東洋博物會

  402秋日即景二首(選一)

  403偶詠二首(選一)

  404自詠

  405見「琉球圖」感作

  406偶書付墾荒日本人

  407書近日市況

  408近事三首

  409嶼上即景二首(選一)

  410送浙客絕句四首(選二)

  411自嘆

  412齋中即景

  413送許都司母出殯

  414閒居即事五首(選二)

  415前月諸羅斗六地方山崩川走,沿及全臺,地震連月不止,再為悼賦七律

  416詠鹽

  417詠餹

  418詠酒

  419詠煙

  420春興

  421漫與

  422臺灣即事

  423見臺灣保甲連坐法感題

  424送客歸湖北不果二首

  425新學叢誌館來徵詩,為及編輯李君

  426秋日感懷四首(選二)

  427沖西即事二首

  428題杜友紹畫梅

  429大墩曉起三首

  430寄訊友人自臺北城移居淡水尾

  431日本游士索詩即贈

  432閒居偶詠二首

  433過彰化東郭廢公園感賦八首(選六)

  434夏雨即事六首(選一)

  435酒市四首,同次兒作(選二)

  436中東感事四首

  437遲暮感傷

  438過獅子嶺,俯視濁水溪即事

  439厲行斷髮散足事感詠

  440逃剪髮感詠

  441再為厲行斷髮

  442時俗尚新制感賦

  443五十感傷四首(選二)

  444詩選(四)

  445詞

  446意難忘

  447感事

  448感懷

  449淒涼調

  450醜奴兒慢

  451詩選(五)

  452(附)八州詩草

  453將遠遊,在臺北路作

  454過枋橋即景

  455雞籠山遇雨,留宿顏君雲年陋園

  456將遊中華作

  457將泛海入中華作

  458登燕子磯

  459南岸十餘里眺馬當山,賦馬當歌

  460入廬山十五首(選二)

  461自岳州巴江下水,破曉至武昌,望漢陽、入漢口即目

  462過遂平縣

  463下車入偃師縣,遊嵩山不至

  464憑弔中牟臺及古吹臺

  465遊大梁書院(清改二程書院,今作農業學校),觀繁(音婆)臺塔

  466徐城西訪燕子樓二首

  467過臨城,望抱犢山

  468姚村驛乘馬車南過泗水向孔林,宿曲阜城

  469登泰山四首(選二)

  470自泰安北返濟南作

  471晏城過齊河縣

  472自青龍嶺逾長城,登八達嶺放歌

  473舟泛大海作

  474遊靈隱山寺,觀飛來峰、探峰洞,步各亭澗;入寺後,登北高峰;次韜光菴,觀江海及及湖二十韻

  475杭郡登吳山巔,憑弔宋大內放歌

  476葛嶺洪忠宣廟留題

  477西湖雜詠六首(選三)

  478過錢清江即事

  479登會稽山,拜禹王廟;上謁禹陵,觀窆亭、訪菲泉;再遊禹王寺、探禹穴,轉出陵坊;至山庭,讀岣嶁碑三十韻

  480瑞安李茂才叔諴相遇孤山寺,酷愛余詩文集;邀遊鴈宕,願為東道主。余以遠遊歷半載,方自會稽還,未得如願;賦此為後遊之券

  481自閩海入閩江作

  482遊華歸後偶得四首(選二)

  483專著(一)

  484中西戰紀

  485專著(二)

  486中東戰紀

  ●弁言(一)

  徐道鄰先生在「徐樹錚先生文集年譜合刊」出版時,寫了一篇序文,內中說過:『就中國過去讀書人的心理談,作兒子的,刊印他父親的著作,差不多是一種近乎神聖的義務,同時也是一生中最大的滿足。我現在也還是有如此的感覺』。徐先生這幾句話,可以說是道破了我數十年來所一直懷抱於衷的心情。因為辜鴻銘先生曾經對我稱贊過先父的文學造詣,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同時,惋惜先父的作品,恐將成為廣陵散,從此絕響(注)。所以民國十八年先父去世後,我對於先父遺集的出版,念茲在茲,費盡苦心,多方籌劃,一直到了前年才得到成文出版社黃成助先生肯於犧牲血本,予以影印,使我完成這份「神聖的義務」,感到「一生中最大的滿足」。

  我為要出版先父的遺集,曾經找過胡適之先生幫忙。有一天,接到胡先生一封信,說他要到上海去,叫我把書稿送給他,他要帶去碰碰看,我就把書稿送給他。可是他從上海回來後,告訴了我,他跟商務印書館的高夢旦先生商量過,高先生說,這種舊文學已經缺乏商品價值,出版後沒有地方銷售,而且一經開例,就不好再拒絕同樣的稿子,所以他們不便接受。這使我非常失望,因為由文化界最有權威的胡適之先生去向出版界最有力量的高夢旦先生推薦,已經達不到目的,那還有什麼別的門徑好走呢?我想來想去,求人不如求己,就下了決心,要自己創辦一家出版社,先出有商品價值的書籍,建立好販賣網,賺出相當的資金,然後再來出版這部沒有商品價值的遺集,半送半賣,就可以完成我這份「神聖的義務」了。

  那是民國二十二年距離九一八事變不久,國人正熱心於研究日本事情,所以我就在北平開設了一家「人人書店」,販賣日本書籍,以維持店費;同時出版新書,以奠定基礎。我為了布置新書的販賣網起見,親自到上海向開明、民智、北新各書店,抄錄他們全國各地來往的分銷機構,計得三百數十處;回平後,就把出版的東西,每種各寄十冊,請他們代售,約定每三個月結算一次,付款補貨。那個時候出版事業是有相當厚利的,譬如定價一元的書籍,成本不過二角,著者版稅一角五分,再扣去寄費以及爛賬等等至多一角五分,批發七折,可以淨賺二角,也就是可以獲得加倍的利潤。只要所出的書能賣出去,賺錢是絕對有把握的。我經過一年多,把三百多家裏面不守約束的剔去將近一半,留下有信用的二百來家,繼續來往。因此,每種新書三千冊,很容易推銷出去。我開店時罄其所有,計投資八千大洋,經過三年多的辛苦,已經滾成將近五萬元的好賬,分散在全國各分銷處;還有一萬多元的貨底,存在店中。像這樣滾下去,再過三、兩年,出版先父著作的初願,就可以達到了。不意到了民國二十六年,日本軍閥大舉侵略、佔據華北,我政府也決定全面抗戰,各地交通遂陷於中斷;而我的賬款,因而都成爛賬,書店存貨,也無法推銷,而近十名的店員的生活,不能維持,只好在不久之後,把存貨做為還魂紙的原料出賣,充作遣散費,讓大家各奔前程,關門大吉;而我所懷抱的自力出版先父遣集的壯志,不但未能實現,並且偷雞不著,倒蝕了一把米了。

  臺灣光復,我於三十五年回鄉。不久,臺灣省政府成立臺灣省通志館,聘請林獻堂先生為館長,林先生要我擔任他的副館長;我當時想要利用這個機構來出版先父遺集,就欣然前往請示。在談話中間,正好籌備人員把所擬就的該館組織大綱、工作計劃、預算等草案,送請林先生核閱。我心裏暗想,他既然有意邀我當他的副手,這些重要的東西,按理應該先叫我審核一下,然後簽註意見,再送請他做最後的決定。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卻叫籌備人員把它交給同在座上的他的從孫林培英先生,讓他帶回去審核。我對於他的這個措施,就直覺地感到縱使到了通志館去,也無法發生作用,不能達到我想「假公行私」的「陰謀」;所以再跟他閑聊幾句,就告訴他,現在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在改組,政府任命我的窗友何容先生為主任委員,何先生也要推薦我去做他的副主任委員,這兩個職務之中,讓我考慮之後,再作決定吧。結果我放棄前者,而就任後者;這個私願,又再落空了一次了。

  過了幾年之後,周憲文先生主持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他對於臺灣的文獻很感興趣,認為這些先民心血所結晶的吉光片羽,任它散佚,實為民族精神的一大損失;因此利用出版經濟研究的刊物的餘力,搜集有關臺灣歷史、地理的古籍,加以整理重印,彙為「臺灣文獻叢刊」,分贈國內外的研究機構,很博好評。有一次,他想要把先父的「瀛海偕亡記」加以翻印,收為該叢書的第五十六種,託北大的老學長夏德儀教授來徵求我同意;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自然是無條件接受了。因為這件事引起我的動機,我就把先父的全部遺集,請夏教授拿去問他可不可作為該叢刊的一種,予以刊行。經過該叢刊的編輯人員審查後,認為先父遺集一來分量太多,二來許多作品不合風土文獻的標準,三來待刊的資料壓積太多;有這三個原因,只好暫予割愛,結果又把稿子退還給我了。

  這些稿子由我收藏,擱了四十多年,總找不到出版的機會。到了前年,才由國防研究院胥端甫先生熱心斡旋,獲得成文出版社黃成助先生見義勇為,斥資影印,精裝九厚冊,計共五千數十頁;因成本頗高,而又乏人欣賞,以致買者寥寥。雖經黨國中的元老、文化界的巨擘梁寒操先生在中央副刊為文揄揚,加以介紹說:『遺書內的「寄鶴齋詩話」,從三百篇、楚辭、漢、魏、六朝,以至唐、宋、元、明、清各名家之詩文,皆有所列,先為總述,後作分述,可作文學史讀。遺書內的「駢文稿」,有賦、有銘、有序、有書,要皆聲韻鏗鏘,不同凡響。遺書內的「古文集」,有史論、有對策、有書後、有時事,又皆眼高於頂,見解卓犖。至於「八州遊記」、「瀛海偕亡記」、「中西戰紀」、「中東戰紀」諸專著,或則描寫山川形勢,了如指掌;或則敘述清廷對外作戰之痛史,允為第一手資料。足徵先生對於古史時事、山川形勢,都有深刻的研究、切身的經歷,所以能夠發為遺民的哀鳴,非無病呻吟可比也。……綜觀先生的一生,做人處世、著書立說,都不失「不得志獨行其道」、「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無愧為「君子人」與一個真讀書人也。所以先生的著作,對日據後的臺灣,實能發生保存國粹、鼓舞民氣的作用;使祖國文化能以延續,民族精神迄未泯滅,來等候五十年後的光復,重新投入祖國的懷抱。讀書人對民族國家的貢獻,真是不可限量的』。梁先生在這篇文章的最末段強調說:『遺書之刊行,不獨愛好文學及研究歷史者允宜人手一篇,就是各圖書館、各學校、各文化機構也應各購一冊,使青年一代聽聽本省讀書人的呼聲,能以瞭解於臺省籍先賢的亮節高風、真知灼見。不獨是作者之望,也是國家民族之幸』。梁先生這篇文章發表了後,第一位反應的是臺灣省政府陳大慶主席,他曾經派過一個職員前來打聽,說要由中華文化推行會臺灣省分會購買一些,分贈省立文化機構;雖因經費關係,沒有實行,其厚意卻很叫我感激。此外,梁先生希望各購一部以供青年閱覽的各圖書館、各學校、各文化機構,除了臺大圖書館、中國石油公司圖書室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曾經購買過以外,好像沒有什麼別的買主;至於個人,更是冷落。這個情形,使我非常難過,覺得我這個不肖子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黃成助先生,使他大賠血本,弄到將來這些影印出來的「遺書」,恐怕只好拿去蓋甕、覆瓿,或送給小販去包花生米,豈不悲哉慘乎?

  在我悲觀失望之中,忽然接到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來了一封信說:『本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歷有年所,近已出至二百九十餘種,共達五百七十餘冊。棄生先生遺著「瀛海偕亡記」,前已收入印行;茲以寄鶴齋詩文各集篇幅至鉅,無法全刊,經選編「寄鶴齋選集」一種,列作該叢刊第三○四種,將於近期出版。敬請惠撰「選集」弁言一篇,以資紀念』。我接到信後,十分興奮,有如撥雲霧而見青天。因為該叢刊不是商品,是用來贈送國內外的研究機構的;先父遺著的「選集」得以列為該叢刊的一種,普遍流傳世上,愛好傳統文學的人士看到這部「選集」,也許會由於見到一斑,而興起想看全豹的欲望,進而去搜集「洪棄生先生遺書」的全部作品,則「遺書」流傳的機會,可以因而增大。這樣一來,也就符合了梁寒操先生所希冀的「不獨是作者之望,也是國家民族之幸」了。

  六十一年春節,洪炎秋。

  (注)民國十三年作者因寒假歸省後,要回北平(當時叫做北京)。那時候由臺灣到北平,有兩條路好走,一條由基隆搭乘直航天津的郵船,由天津換坐火車到北平。另一條是坐郵船或商船到門司,從下關改坐關釜連絡船到釜山,換坐朝鮮鐵路到新義州,再換坐南滿鐵路到奉天,由奉天再坐京奉鐵路到北平。前一條路的船隻,雖然要在福州、上海、煙臺或威海衛各耽擱一兩天以起卸客貨,時間多些,卻可以上岸觀種光,而且不必換船,船價也便宜;不過有一麻煩,就是必須請領護照,要看日本警察的顏色,忍受他們種種的刁難,所以我們大都採取第二條路線。民國十三年這一年,辜鴻銘先生應日本東京大東文化學院的聘請,前往講學,他的本家辜顯榮先生順便邀請他來臺灣遊歷,並做幾場講演,因此結識了先父,很欣賞先父的人等和學問。這年寒假我要去北平而他要回東京,偶然同搭一條船到門司。他坐的是頭等官艙,我坐的是三格統艙,前者在艙上而後者則在艙底。辜顯榮先生派他的內姪(後來成為他的第二女婿)陳棧治兄伏侍他到東京,棧治兄自然也陪他坐頭等艙。我跟棧治兄是鹿港鄉友,那個時候他也在北平國立北京法政大學念書,素來很熟;我貪圖他房間乾淨、空氣新鮮,所以常常到他那裏去閑聊。有一次,他帶我去見辜先生,介紹過後,辜先生馬上教訓我說:『你這個人,簡直莫名其妙!你父親的學問,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北京大學那一個教授趕得上他?你不好好在家傳受世業,而到北京去求什麼鬼學問?你讓你父親的那些本領,就此失傳,實在豈有此理』!我回答他:『辜先生的指教,我完全承認。不過家父的那些本領,我怎麼也學不來,所以只好由他去做個舊文學的殿後大將;而我卻要另闢蹊徑,去充個新文化的前鋒小卒了』。他一聽到「新文化」三個字,更是火上加油,正要破口開罵棧治兄看見苗頭不對,趕緊拉著我告辭逃出;一直到門司,我再也不敢上頭等艙去了。辜先生生於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年),卒於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先父生於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卒於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年齡比辜先生小十歲,陽壽也短九年。

  ●弁言(二)

  洪棄生先生(一八六七~一九二九)的遺著,前已刊出「瀛海偕亡記」(一名「臺灣戰紀」)一種(「文叢」第五九種);其詩作部分,並曾就其自選的「寄鶴齋詩矕」及臺灣文獻委員會纂修的「臺灣通志稿」所載分別擷取二百二十三首作為「偕亡記」「附錄」、五十餘首收入「臺灣詩鈔」(「文叢」第二八○種)第十二卷中。茲以著者撰述宏富,再就其家藏遺稿選輯這本「寄鶴齋選集」(著者所有著作每冠「寄鶴齋」之名,並有「寄鶴齋賦」存「文選」中)。本書編次如下:

  (一)文選:包括古文、駢文、書札、詩話。

  (二)詩選:包括詩(分上、中、下三目)、詞,另附「八州詩草」。

  (三)專著二種:「中西戰紀」、「中東戰紀」。

  按著者哲嗣炎秋先生所作「瀛海偕亡記弁言」有云:『先父遺著,有「寄鶴齋詩集」、「寄鶴齋古文集」、「寄鶴齋駢文集」、「寄鶴齋詩話」、「八州遊記」、「八州詩草」、「中東戰紀」及「瀛海偕亡記」等書,都百餘卷。……民國十年,先父有遊歷祖國之計,乃將集中無礙當軸之篇什選出一部分,刊為「寄鶴齋文矕」六卷、「寄鶴齋詩矕」四卷,以備攜回故土,分贈同好』。是以著者遺著,文有「文集」、「文矕」、詩有「詩集」、「詩矕」之目。今「文集」未見其全,祇存部分古、駢文稿本及「寄鶴齋文矕」刊本六卷(內分古文、駢文上中下各三卷)。稿本部分,每於文題下注明撰作年日;而「文矕」各編,均無題注。本書所選,稿本與刊本混合編次,凡屬可考者,盡以撰作時日為次第;不明者,依類附列。至於書札部分,遺稿無多,全部收入;並將原入古文、駢文中者,予以移並。「詩話」原有多卷,今選其中十餘則。

  關於「詩集」,著者「寄鶴齋詩矕小引」有云:『愚裒詩始弱冠,迄於今閱三十一寒暑,都四集:曰「乙未以前謔蹻集」,凡八卷;曰「乙未以後披晞集」,凡八卷;曰「枯爛集」,凡九卷;曰「蕈菌集」,卷帙未定』。此引作於民國六年(丁已)正月,可知前三集已早編定。但今所見「謔晞」、「披晞」兩集,各僅七卷;第三集雖足九卷,各卷首只見「寄鶴齋」三字,未題集名、卷次。據上引所云,第三集應為「枯爛集」;至何以未題集名,不得而知。究其三集撰作時間,「謔蹻集」據上所引「裒詩始弱冠」並止於「乙未以前」,約自清光緒十二年(著者弱冠之歲)至二十一年(乙未)間;「枯爛集」中「七言古體」首有「四十初度感賦」、「七言今體」末存「五十感傷四首」,其起訖當在光緒三十二年(四十歲)至民國五年(五十歲)之間(此與著者民國六年所作「詩矕小引」所云「凡九卷」已成定稿之語吻合);「披晞集」蓋起於「乙未以後」並開卷即有「臺灣淪陷紀哀」等之作,知屬光緒二十一年始、訖三十一年與「枯爛集」相銜接。前一集與後二集間以乙未臺灣淪陷於日本為界限,具有「劃時代」意義。如就著者而言,此三集各以十年為一段落,亦即分占著者二十、三十、四十各年代。明乎此,讀諸集若干作品,即顯示其「詩史」價值。今就各集所選,依三集原序分編上、中、下三目。至所謂「卷帙未定」的「蕈菌集」,顯系一種當年預定未來所作之稱;今未見稿本。惟所存另有「壯悔餘集」及零星遺稿十題四十二首,今未加選錄(「壯悔集」一名「香籢詩」,「文選」中有「香籢集自敘」可供參考)。至於詩餘,存有詞稿數卷;今選其感事、感懷等四闋,以備一格。本書所選詩作與前刊「瀛海偕亡記」「附錄」及「臺灣詩鈔」重複者,一任並見;蓋與「偕亡記」所選既不盡同,而「詩鈔」正以未得底本校勘為憾(參看「詩鈔」「弁言」),並見適足補益。此外,在著者五十年代民國十一年大陸之遊所作「寄鶴齋八州詩草」若干卷,存有手稿本(「八州遊記」亦同);今選附若干首,一以略示著者當年遊蹤所至,一以顯見其晚年與少壯時所作格律的不同。

  著者所撰專著,除前引所云「八州遊記」、「中東戰紀」及「瀛海偕亡記」外,尚有「中西戰紀」一種。其「八州遊記」專記大陸之遊,非涉臺灣事,無可選輯。前選「詩草」若干首列之於「附」,亦即以此。「中西戰紀」及「中東戰紀」均與臺灣有關,原擬另行合刊一書;由於篇幅不足,因收於本書之末。

  至原著各集序跋,今彙刊於書首,以供參閱。(周始)